——记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许亮老师
许亮,中共党员,副教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主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双向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相关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三等奖2次,省厅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为目前贵州省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与信息化改革成果获奖次数最多的教师。曾获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2次,优秀教师称号1次,2011年获贵州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4年获贵州师范大学第一届本科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8月29日,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圆满落幕,许亮以总成绩全国第一名斩获了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一等奖,获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西部高校首位获得该赛事第一名的青年教师,为贵州省高等教育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为贵州师范大学赢得了荣誉,在全国和贵州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和许亮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花溪新校区的一家奶茶店。此时已是秋冬之际,还记得那天上午,天空灰蒙蒙的,微风拂面,隐约透着丝丝的寒意。许老师平时工作很忙,约了他还几次未果,那天上午,他忽然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时间,我顿时欣喜万分,于是马上赶了过去。刚一进奶茶店,一个着黑色外套、身材高挑、精神饱满的男士便微笑着向我招手。“你就是小杜吧?”“快坐快坐”,许老师很热情,他朴素的装束和谦和的笑容,总是给人一种儒雅可亲的感觉,采访完全没有想象中的严肃拘谨。一番寒暄之后,许老师和我分享起了他的人生经历。
博学笃行 一鸣惊人
“8月29日,当第一时间得知总成绩全国第一名的时候,我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荣幸。对于我来说,这将是我教学工作中,最珍贵的奖赏和鼓励!”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但提起比赛,许亮依然记忆犹新,除了激动之外,他更多谈到的是对整个幕后团队的感谢。
回忆准备参赛的近半年时间,许亮感慨万千,他最终把满腔话语凝结成了磨砺、凝聚和信心这三个关键词。许亮说:“赛前的过程虽然艰苦,但周密的指导计划与培训安排,采取学科专业培训、教学技能培训和针对性集训相结合的模式,专家指导、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授课演练、专业知识等一系列的培训,不仅使我们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也提高了我们的学科专业水平,个人素质也在培训中得到了提升,我们的意志也变得坚强起来。成功源于坚持,成功源于磨砺,坚持就是胜利!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大赛也带给我们更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这些收获远比奖状更加丰厚。”
“在备赛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不是孤军奋战,省教育厅和学校领导多次为我们做动员,为我们鼓舞士气;校工会、教务处陪着我们培训,做好后勤服务,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学院的领导、督导和老师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与我们一起迎接挑战。他们的关心与帮助,带给我们选手的是启迪,是力量,是鼓舞,更是感动!”许亮激动的说。 “在整个备赛阶段,我感受到老一辈教师敬业负责,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以及学科专业团队老师科学严谨的治学理念。校领导的重视、工会的合理安排、教务处和学院等部门的鼎力协助,为我们选手组成了结构合理的校综合指导团体、专业精湛的学科指导团队,使我们选手在前期能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训练,令我们前期准备充分,从而使得我们选手充满了信心迎接全国赛的挑战。”
近半年的培训终于迎来了展示的那一天。许亮告诉记者,在名师云集的赛手中,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能与各省高校的青年教师同场竞技,在比赛过程中一睹名师风采,这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他们也放下了包袱,轻装上阵,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充分展示我省教师的风采。
“参加这次教学技能竞赛,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锤炼基本功应是教师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要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历练,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丰厚自己的专业知识底蕴,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把‘上好每一节课’的目标落在实处。”许亮这样说道。
德才兼备 勤奋人生
与许亮老师的交谈中,能感觉到他是一名有追求的人民教师,从教13年来,他一直马不停蹄的不断前行,从没有过一丝懈怠,他不断的用追求诠释着人生的精彩。
许亮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连续获得两届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获得校督导、院领导、同行教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近五年,年平均授课在400学时以上,任劳任怨,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此期间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校级1项。是目前贵州省高校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与信息化技术改革成果获奖次数最多的教师。许亮针对《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建立了多套信息化教学软件,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有机化学的教学资源。
许亮主持贵州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负责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在教学创新性改革课题上勇于探索,在学科科研课题上积极学习,努力提高其专业水平。他曾担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工二支部书记,在此期间积极为学院党建工作做贡献,组织建立了学院党建网站,积极宣传学院党建工作。同时自己也不断积极学习党建知识,提高自身觉悟,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曾获得贵州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次,并于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获得贵州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这样一位在教学、科研和党建工作上都十分优秀的教师,在学生的培养工作上依然做得非常的出色,真可谓德才兼备。许亮工作期间关心学生,认真工作,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积极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在他的指导下,2008届应用化学班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些工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他也荣获了贵州师范大学校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许亮能够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党建服务和学生培养上都能够做得如此出色,源于他有追求、有理想、有一颗上进负责任的心,更源于他多年来对教育的热爱和不懈坚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教育改革,我校也不例外,许多课程都在尝试着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亮承担的主要课程是《有机化学》,他对该门课程也在积极尝试着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设计研究性教学内容,采用探索问题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许亮的一系列研究性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勇于探究的心态,便于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经历了艰辛的思考过程之后,不仅能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感受到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而且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推行课程贯穿理论结合实践的思想,推进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动机,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精神,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
三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维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进行有机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创新做出坚实基础。
四是针对师范类学生,进行学生课堂实践讨论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许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较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必要的学科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文献查阅、选题、方案设计、分析讨论、交流表达等训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了“教”与“研”相长并进。
言传身教,良师益友
“大学教育首先应具备开放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在两者的基础上实现大学教育的创新性,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许亮这样说道。他一直都主张大学里面应该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当代大学生。
许亮从教这么多年,他一直言传身教,主张把学生当作朋友来看待,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连续参与了四届贵州师范大学学生教学竞赛指导教师工作,指导化材学院参赛队参赛,期间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校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同时指导学生科研项目多项,培养了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采访最后,许亮再次谈到了高青赛同广大教师共勉。他说:“我们取得此次高青赛的成绩,更多的是希望能激发青年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促进青年教师努力钻研教学基本功,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感自己,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深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从我们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担负起了良知、道义和责任。我和我的同仁们,都深爱着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它平凡,平凡得掀不起一丝波澜,但这平凡却在我们的心头悄然生根、发芽!比赛虽然落下帷幕,但我们会更加致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为打造我省精品教育贡献他们的力量。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迈向未来的征途上,我深感自己要做是事情还很多。我将以此为人生新的起点,昂扬向上、不辍耕耘,收获更加丰富而充实的人生!”
或许,他的这段话便是对人民教师这个光辉职业的最好诠释,我们理应向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人民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