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年)
贵州师范大学
2022年1 月
编 写 说 明
一、本报告按自然年 (1月1日-12月31日)编写。
二、本报告按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别编写,同时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进行总结。
三、各授权点请参考《学位授权点抽评要素》列出的主要内容逐项进行编写,重点体现年度建设总体情况。
四、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
五、本报告文字使用四号宋体。
一、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学科是1941年建校伊始设立的一级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分析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位点硕士生招生涵盖的二级学科包括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
1.1 研究方向
1.1.1 分析化学
本研究方向立足喀斯特山地环境,依托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对高原山地、大气、水环境中污染物质存在和转化规律展开研究,在解决、改善和修复喀斯特地区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针对贵州地道药材和苗药材资源,开展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建立中药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及谱效关系,努力实现中药、天然药物及其制剂标准化建设。
1.1.2 物理化学
本研究方向领域为纳米材料、新型稀土材料等的制备、表征及精细化工中应用研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制备和表征、化学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的应用研究;新能源关键材料及其电学性质定性定量及应用研究。
1.1.3 有机化学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机合成化学、催化化学和有机功能材料化学,立足贵州省丰富的磷资源、生物质资源及其伴生资源,聚焦环境友好型催化反应新体系和绿色有机合成,在分子层面设计催化剂和功能性聚合物材料,形成绿色合成与清洁催化转化核心技术,为贵州省在医药、化工和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展贡献力量。
1.2 招生情况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招收人数 51人,其中分析化学专业30人,有机化学专业10人,物理化学专业11人。
目前,本学位授权点在读研究生 147人。
1.3 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有专任老师4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师资均来自德国法兰克福东京大学、加拿大国立研究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团结进取、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1.4 培养条件
本学位点实验室面积4500余平方米,拥有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贵阳市大气细粒子和大气污染化学”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分析化学专业实验室、省级基础化学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除此之外,还建立了若干教学平台,建成了贵州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大型仪器分析测试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生物材料学科”共享实验室,以及贵州省首批设立的省级中学化学农村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基地、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西南地区共建共享教师教育优质课程资源项目平台等学习平台。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学位点目前拥有的大型仪器总台数40余台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研究生经培训合格后,可自行操作使用大型仪器,大大方便了研究生的日常研究工作。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2.1 党建与思政教育
本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学生党员工作总体思路,致力于党员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不断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工作阵地。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遵循上级党委统一部署,研究生党支部积极组织支部成员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内容涵盖了诸如“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讲话”、“习近平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内容。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支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全体研究生党员将思想真正统一到党的精神上,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支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
2.2 制度建设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本年度开设研究生专业课程16门。同时成立了研究生教学监督组,着重推进制度的切实执行。通过积极征求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意见,进行满意度调查,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任课教师。此外,建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和督导小组,建立领导干部的课堂巡视制度,以建立完善的学生和教师参与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学科培养全过程监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学位论文采取评优、检测、评审和抽检等制度,本年度出台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对论文抽检不合格者,追究导师责任,直至取消导师资格。对学科导师实行每年的动态考核聘任,不符合条件的导师停止带研究生,督促导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实施严格的分流淘汰机制,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定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不合格者,采取分流淘汰机制,从严把控研究生教育管理环节,形成了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在这些措施和制度的保证下,本学科全国抽检硕士论文全部合格,硕士毕业论文双盲外审通过率100%。
2.3 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以学科发展为目标,有目的的吸引、招聘高层次拔尖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造性人才;另一方面注重教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的协调发展,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送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修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大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2021年引进博士1人,1人晋升副教授,2人晋升教授,6人通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评审
2.4 培养条件建设
2021 年购置了价值10余万元的实验及教学仪器设备,完善了实验平台的规章制度及仪器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完善有助于保障实验平台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有效利用,为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2.5 科学研究工作
2021年,学位点本年度共发表SCI论文26篇,EI论文6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6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含重点项目2项),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项目-青年人才培养计划1项,贵阳市优秀人才项目1项,贵州省林业厅项目1项。
2.6 培养及就业情况
本学位点2021 届毕业研究生共计42人,就业率为95.24 %,其中一名同学赴云南大学深造。毕业生对本专业培养能力的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受到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具有良好的就业口碑,社会认可度高。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实验设备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实验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部分大型仪器的缺少制约了本学科的科研、技术研发和科学成果产出。
2. 毕业硕士生继续深造读博比率低
本专业点硕士生就业观念偏低,更倾向于就业而非深造,学生就业观念偏低,更倾向于就业而非深造。
3. 缺乏标志性成果
科研项目和经费、科研成果奖等发展总体比较滞后,本年度科研成果奖申报数为零,能产生重大产业和社会影响的社会服务项目还有待进一步增加。
四、学位授权点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2022年度,本学位点将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学院工作计划,围绕重点工作,抓落实、重实效,具体拟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力争在学位点建设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1)积极争取经费支持,更新老旧设备,引进先进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科研水平。
(2)提供专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学业指导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引导他们认识到继续深造的重要性及长期受益。加强导师指导和引导: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博士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同时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提供奖励和激励机制:设立奖学金和资助计划,鼓励优秀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提供经济支持和其他激励措施,以提高毕业生深造的积极性和意愿。
(3)梳理学院科研方向,确定有针对性的研究方向,鼓励教师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高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